東周遺址面世 憾已大部損毀
青島一工地施工前未按要求進行考古勘探
日前,青島市李滄區某居民區項目建設施工中,發現東周時期遺址和古墓群。令人遺憾的是,地下遺跡被發現時已被施工的挖掘機大鏟挖掉大部分,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連日來,本報記者前往青島進行了調查。
本報記者 喬顯佳
挖掘機“攆著”考古隊員施工
9月10日深夜,記者聞訊趕到青島市李滄區臺柳路與青山路交口附近的鼎世華府小區,經過一番探尋,在一片喧囂的施工工地中,找到了青島市考古研究所考古隊近期正在發掘的現場。
此前,省內一名考古圈內人士向記者透露,該小區在半月前的施工中,挖掘機大鏟“驚醒”一片古墓群,但因為在夜間無人注意到。第二天,當地文物工作人員趕到現場,確定挖出的是一處東周時期(春秋-戰國)的膠東先民生活遺址,并有古墓群。
之后,青島市派出考古隊進駐,從一段古河道流沙層之下,揭露出一座保存完好的東周時期古墓,其中挖出7件青銅器。盡管現場非常凌亂,但考古人員還是從中發現高規格墓葬的特征之一——古人封墓用的青膏泥。在古代一向被人視之蠻荒的膠東地區近海處,能夠出土如此重要的遺址,令圈內人士驚嘆。
記者連日采訪中看到,該項目施工速度飛快。10日夜里,現場挖出十幾個灰坑的考古現場,周圍還是土坡,到11日夜間,四周已被挖掘機大鏟掏空。建設工地采用“兩班倒”挖運土石方,徹夜施工不停息。在幾百平方米的考古工地四周,七八臺挖掘機同時施工。
不少文物可能已隨渣土倒掉
向記者爆料的圈內人士介紹,半月之前,鼎世華府這片工地在施工多日之后,才有人在現場發現挖掘機挖出了十多條建墓用的槨木,每根兩米多長,排列整齊。文物工作者聞訊趕到現場勘查,意外地發現在一道流沙層掩埋之下,竟然還有殘存的古墓葬存在。其中一座墓葬,僥幸逃過一劫。考古工作人員最終從中起出7件青銅器,以及其他的隨葬物品。
“歷史上從未記載李滄區一帶有東周時期古國或城邑存在,給人們的印象就是一些小漁村。能夠在這一地區發現東周墓群,且有青銅器出土,是非常重要的考古發現。”這位圈內人士說。
10日-11日夜間,記者走訪了正在鼎世華府項目夜班施工的工人。來自泰安開挖掘機的蘇姓司機說,自己聽工友說挖出青銅器來了,數量還不少,但他本人并未見到。夜間施工中,駕駛員對于鏟下挖到什么東西根本不知道。采訪中,考古人員同樣認為有不可估量的地下文物被隨著渣土傾倒掉,無法找回。
12日,李滄區文管所艾所長向記者展示了出土的青銅器照片。其中有一件銅盤,直徑十幾厘米,還有兩件圓口深腹有耳的罐狀青銅器皿,另有兩件懷疑為車馬配飾的青銅器物。
延伸調查
開工前不勘查 違反文保條例
“很遺憾,很心痛!”采訪中,李滄區文管所艾所長說,“已經成了這個樣子,我們只能盡量挽救。”
據了解,鼎世華府項目南部山體公園部分有6萬平方米,小區建設面積則達到108萬平方米。按照省人大頒布實施的《山東省文物保護條例》,進行占地2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基本建設工程時,建設單位應當事先報請省級文物行政部門組織考古調查、勘探。未按規定進行考古調查勘探,擅自施工的,可視情形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
現場見聞
車輛進出道路下可能還有遺跡
12日上午,正在考古現場發掘的考古隊執行領隊鄭老師告訴記者,根據計劃,他們將用十天左右的時間清理完現有區域,以及園區內僅剩的一段供大卡車進出的土路,這條土路與目前的考古工地相連,推測下面有同時期先民活動遺跡。如果一旦發現規格較高的墓葬,考古工作還將延期。此次青島方面一共派出5名專業考古工作人員,由李滄區文管所配合,指揮現場十幾名工人,在周圍轟轟隆隆的機器聲中,一再加快考古發掘進度。
在施工現場,還遺留一些來不及帶走的灰陶片、紅陶片,以及部分人或動物骨骸、扇貝殼等遺物,考古人員分析確認是春秋至戰國時期遺物。 本報記者 喬顯佳
記者手記
別讓地下“博物館”一次次遭到破壞
9月10日晚,從知情者口中獲悉青島李滄區一建筑工地挖出東周“貴族墓群”之后,記者連夜趕奔青島。當天23:30,在一片喧囂的建筑工地上找到了考古現場。采訪中,站在十幾個探坑的考古現場,身旁幾十輛大卡車列隊等著拉運土石方,七八臺挖掘機揮動大鏟,考古工地成了一個“孤島”。
盡管身處如此的施工環境,但由青島市考古研究所組織的這次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進行得一板一眼,從考古要求來說,“活兒”干得十分嚴謹、漂亮,工作人員用锨和小鐵鏟仔細清理一個個灰坑,撿起每一枚“歷史文明的碎片”。
當然,連夜搶工期的施工人員沒有錯,他們也是為了改善民生;地方文物工作者也不算失職,畢竟發現東周遺址片區在之前認識中幾乎是一片考古的“荒漠”;同樣,文物保護條例制定機構也沒有錯,雖然有關方面執行不力,但畢竟為地下遺產多撐了一把“保護傘”。
看起來人人都無責,但地下歷史遺產被破壞的現狀卻成事實,那就需要有關部門找出一個解決的辦法。
據了解,李滄區有意建設一座博物館展示本地文化,擔心館藏文物少“撐不起來”,但這次施工破壞,可能使大量的文物與人們擦肩而過。
本報記者 喬顯佳